(一)从实习到执业的心路历程
或许很多实习律师及律师助理都有一个感受,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基础性工作上,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内容与最初期望的相差甚远。但这些看起来枯燥、简单却必不可少的小事,才是律师工作很重要的部分。我们在枯燥的工作内容中,才能学习到如何与客户沟通、如何与法院交流、如何办理案件等等,冲破实习难关,逐步成为一名执业律师。所有成绩的取得,无不源于点滴日常的努力。
在成为一名执业律师后,一路前行,一路思索。我们应该在每个阶段做好应该做的事情,循序渐进、厚积薄发是律师行业的自然规律,必须有前期大量的积累才能沉淀出支持我们逐步前进的力量。所以如果觉得迷茫或产生怀疑可以做其他事情来充实自己,定期回头看一看只要过去的自己,不是停在原地那就请继续前进。目前的我依旧处于一个迷茫的阶段,但相比去年我清楚自己是有进步的,我始终认为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会慢慢变清晰。
(二)办案基本流程及涉及的注意事项
2022年我从一名实习律师变成执业律师,这段期间我办理了各种类型的民商事案件,也从这些案件获得办理案件的小心得:
1、解答法律咨询。当遇到咨询时,向咨询人解答法律问题中涉及到的实体问题,告知咨询人解决问题的办法,告知其通过诉讼解决问题的可行性,尊重咨询人的委托意愿。
2、委托关系的建立。首先,需要审查案件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关系。其次,当事人委托律师代理案件,必须要与律所签订委托合同,并由律所向委托人出具发票。最后,委托关系建立后,禁止未经委托人同意,擅自将委托事项转移给第三人。
3、证据的保留收集。对委托人提供的证据,应当场将证据复印后将原件交回委托人。必须要收存原件的,则需要委托人制作证据材料清单,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确认。
4、撰写民事起诉状。在明确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时,必须要依托现有证据材料进行撰写,起诉状撰写并经委托人核对后,须有委托人亲自签名摁手印。
5、证据的筛选。在分析证据时,一定要做到细致。注意证据上的每一个日期,是否有所冲突,是否对不上号,按顺序罗列好证据;注意证据上的每一个名称,证据与证据之间是否相呼应,是否有瑕疵,如果不一致,是否需要提交其他证据加以佐证;注意证据上的每一个盖章,是否为公章,盖章上的主体名称与案件当事人的主体名称是否一致;注意证据的每一个合同条款,合同如何约定,对我方有利或不利等等。
6、立案。立案提交材料前先仔细检查材料是否完备,按顺序放好。此外,案件的诉讼费最好让委托人自己缴纳。
7、对接法院工作,签收相关庭前材料。与法院沟通联系案件的进展情况,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,并签收法院送达的文书。
8、准备庭前准备工作。一是:针对对方的起诉或答辩以及证据材料,需要提前对对方的观点、主张的事实和理由进行研究,了解双方对此案件的思路及看法,明确是否有需要补充提交其他的证据,并根据证据情况撰写相应的代理词、答辩状等文书材料。二是:在开庭前需要联系委托人准备好证据原件材料,有条件时一一核对,确保证据的完整性。
9、开庭。必须按时出庭,最好能提前到庭。庭上需要注意所发表的言论,对法官及对方所询问的问题、观点、证据的认可以及案件事实争议的焦点做好归纳总结,便于在法庭辩论阶段发表全面、客观、最利于委托人的代理意见。
10、理性引导委托人对待裁判。收到法院判决后,对于胜诉的案件,涉及需要给付义务的,则需要和委托人说明判决生效后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执行,对于败诉的案件,需要客观和委托人分析判决结果,引导委托人理性决定是否上诉、申诉。
11、案件的整理及保管。每一宗案件办理完毕后,均需要对案件进行整理,将案件整理归档后应保存到律所的档案室。